当前位置:斋书苑>都市小说>篡蒙:我岳父是成吉思汗> 第160章 怯于私斗,勇于公战的汉人,开始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60章 怯于私斗,勇于公战的汉人,开始占(2 / 2)

现在,元好问刚刚三十岁,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,就看他如何在呼罗珊地区发光发热吧。

眨眼间,又是一年后。

这一年里,赵朔坐镇中都,开始处理一些耶律楚材不便处理之事。比如,留在山东河北的军队,五六年没有战事,又处于中原繁华所在,难免有腐化堕落之事。

赵朔挑出几十个典型来杀了,然后把这些原驻守在河北山东的正规军,全部调往蒙古和西夏的边境。

以后再攻打西夏时,他们就是先锋。

别人提着脑袋西征,他们在后方腐化堕落,还有战利品分,哪有这好事他们也该见见血了。

当然了,与此同时,赵朔也调动了大量的粮秣物资,乃至于攻城器械,为攻略西夏做准备。

这一年下来,移民进程也进行的很顺利。

第一批五万人的移民到达目的地后,第二批二十万人的移民开始出发。其中十万人的目的地依旧是呼罗珊,另外十万人的目的地则是阿富汗了。

等这二十万移民到达之后,赵朔才会进行第三批移民。

第三批移民赵朔定的总数量是三十万,十万人往阿富汗,五万人往南亚,还有十万人往乌克兰。

科举选中的进士们,有一千三百五十二人,愿意前往西方搏个富贵。

这些进士单独行进,可比移民的速度快的多,再加上赵朔设立了驿站,大概四个月后就能抵达目的地。

然后,就开始展现他们的才干,加强对当地人的控制了。

……

呼罗珊行省,伊斯法扬县,诺佛达勒村。

熊熊大火还在村内燃烧,尸体横七竖八地地躺倒还未得到收敛,鲜血染红了大地,数百名年轻的女子哭哭戚戚地被赶到了村外。

那里,是元好问率领的一千将士。

如今,距离蒙古主力回中原,已经超过两年了。

最初是赵朔留在封国的色目八旗以雷霆手段剿匪,凡是为匪者,不但自己要被斩首,而且家眷要俱被诛杀、经过一年的整治,商路彻底畅通起来。

不过,随着真神诸国派遣死士,鼓动真神子民造反,又开始遍地烽火。

到了这时候,光靠正规军平叛就有些顾此失彼了。

元好问到任之后,首先面临的局面,就是县境内数十个村子反叛的问题。

按照赵朔给的政策,那就是但有反叛者杀无赦,他们的财富全部剥夺,他们的女人都是战利品。

随着元好问和三十多名新科进士在伊斯法扬县的到任,一支当地人组成的民兵被动员起来。

今天,元好问率领本地民兵五百,以及五百汉人的屯田兵,将诺佛达勒村彻底荡平。

“战利品都清点出来了吗“元好问开口问道。

县尉李有民微微躬身,道:“清点出来了。金一百四十七两,银一千七百三十五两,铜钱大约三千三百贯,还有粮食两千二百四十三石,布一千五百六十七匹,牛十五头……年轻妇人,三百四十七人。”

“很好。“

元好问向麾下的一千将士看来,道:“按规矩,官府得三成。剩下的战利品,汉军屯田兵得五成,本地民兵得两成,现在就分了吧!”

“谢县尊大人!“

众将士齐齐拜倒,面露喜色。

废话,分钱分女人谁不爱啊!

至于说,汉军屯田兵得到的,要比本地民兵得的多上两倍,那些民兵也没什么不满的。

其一,赵朔定下的规矩,就是汉人、蒙古人第一。你要是真的无法接受,可以和诺佛达勒村一样造反啊!看看到底是自己的脖子硬,还是官府的刀子快。

其二,汉军屯田兵的战斗力真是让他们服气。

长达一年的跋涉与协作,让汉军屯田兵组织性大为提高。以武艺高强人士,和府兵为骨干,让汉军屯田兵体现了不错的战斗力。

汉军屯田兵惊人的纪律性,更是让这些本地民兵震撼。

呼罗珊地区,一直是波斯最好的兵源地。这里的百姓好勇斗狠,喜欢用拳头讲道理。

汉军呢

平时看起来,性格没有那么张扬,遇到事情不喜欢动拳头,而是请有声望的人或者官府来评理,看起来似乎软弱可欺。

但是,组织起来后,就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。

上官指向哪里,他们就杀向哪里。

不但悍不畏死,而且不是战斗时不时杀红了眼,不管不顾的向前冲。而是越发冷静,懂得如何更好的保存自己杀死敌人。

如果不可避免的面临死亡,他们知道自己应该死在哪里,为后续的袍泽铺就胜利的道路。

真神在上!

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种族?

他们简直是为战争而生的种族,平日里老实耕作,战争时随便漠视敌人的生命,甚是漠视自己的生命,只为更好的完成上官交代的任务!

与汉军接触久了,这些当地民兵才学会了一个来自汉人的成语:怯于私斗,勇于公战!

和这样强大的友军一起作战,尽所得没有汉军的一半,他们也没什么不满的。

汉军对于能分这么多战利品,更是满意。

事实上,他们本来就非常满意。

到了呼罗珊地区后,每个人真分了一百亩上等的田地,而且不用交税!当地女多男少,别说娶亲了,就是纳几个小妾都不成问题。论起生活水平来,何止比故乡翻了两倍

就算被征调作战又怎么了

那是在保卫自己的土地,自己新的家园,天经地义!

而且,官府调动他们平乱,还有战利品的发放。

大笔钱财的入账,可比土里刨食容易多了,更别提还会得到年轻的女奴。

如果留在家乡,哪有这个机会无论是加入八旗军,还是科举得中,可都不是容易之事!

这次参加驸马组织的移民,真是平生所做的最为正确的抉择!

元好问此时,更是豪情万丈。

完全可以说,他自从出生以来,就没有这么畅快过。

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。请君暂上凌烟阁,若个书生万户侯?

哪个好男儿,没有万里封侯的美梦。

这个美梦,如果在金国或者宋国,是万万不可能实现的。

但是在驸马麾下,他刚科举得中,就为呼罗珊行省第一大县的县令,率领民兵剿匪。

以后,步步升迁万里封侯,甚至出将入相,都不是不可能!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斋书苑